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苗连海的战疫事迹:经常夜间护送,时刻紧绷神经
编辑日期:2020/4/8  编辑者:宣传处    阅读次数: 次  [ 关 闭 ]

    “我们负责把入境旅客从浦东机场接上大巴,转运回安徽。”昨天,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苗连海告诉记者,自3 月22 日起,他和队员们一直奔波在沪皖两地转运的路上。境外旅客抵达浦东机场后,由两名驾驶员、一名医生和一名公安民警组成的“护送组”立刻忙碌起来,因为都穿着密实的防护服,而且这样的护送单程就需要近10小时,所以每一次任务完成后大家都已大汗淋漓。

穿尿不湿上岗,时刻准备出发

    3 24 日凌晨2 时许,苗连海手机响了,他知道任务来了又要出发了。平时护送小组随时待命,从接到指令到穿好防护装备上车出发只有20 分钟时间。苗连海告诉记者,没有任务时就待在酒店休息,从不敢熟睡,因为护送组经常夜里出发,生怕睡着了会错过转运时间。

    苗连海是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批报名参加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。他早早就写好请战书,也经过了相关培训准备随时出发,最后因为武汉疫情得到控制没去成。说到这,苗连海还曾为没能支援武汉而感到遗憾,但更为疫情得到控制而高兴。随着国外疫情暴发,中转入皖的入境旅客日益增多,根据安徽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,苗连海接到赴沪将入境旅客安全接回家乡的任务。

    转运队员需要在航班抵达前到达机场等候,等待入境旅客办好移交手续,之后全程护送至安徽境内的南北两处中转接驳点。从上海到安徽路途较远,大巴车夜间行驶速度不能太快,加上交接等候的时间,每个护送任务单程就需要花费近10 个小时。穿着厚重的防护服,不能喝水进食和上厕所,苗连海和队友每次都要穿着尿不湿工作。

旅客非常配合,感叹回家真好

     “我主要负责给每名入境人员测量体温,体温正常的才能上车。苗连海说,在车上还要再测量一次体温。另外,旅客如果有不舒服等异常情况,也需要立即作出处置。车上不能开空调,需要开窗通风,夜里冷风吹得人直打哆嗦;白天太阳一晒,防护服下闷热无比,全身基本上都汗透了。

     “接送车辆分黄标和绿标,我们这趟是欧美疫情严重区域回国人员,属于风险较高的黄标,需要严格做好防护和消毒措施。苗连海说,第一次转运,从凌晨出发到中午1200 多才到达设在合肥金寨路收费站的中转站。等到最后一名入境旅客被安全接走,苗连海才能换下防护服,简单吃点盒饭。待车辆消毒后,护送组一行又立即随车返回上海,等待下一次接运任务。

    长途旅行的艰辛和疫情风险压力,导致部分旅客疲惫不堪,但他们都非常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。这些入境旅客多是留学生,有的辗转几趟飞机才回到国内,十几个小时没有进食,甚至连水都没有喝。车上准备了食物和矿泉水,免费供他们食用。祖国真好!回家真好!这是苗连海听到的旅客们说得最多的话,看到他们顺利回家,我也感到高兴。

全程闭环管理,丝毫不能马虎

    护送小组在全身防护情况下,走路、说话都比平时费劲。苗连海说,从上海接旅客回合肥再立刻返回上海,一来一去需要近20个小时车程,大家都非常辛苦,但是为了抗疫,为了同胞平安到家,都是值得的。为保证旅客接运工作畅通高效,苗连海的手机24 小时开机。从3 22 日开始,他连续7 7 夜不敢漏过一个电话,有时只能抽空在车上打个盹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入境客流仍在持续快速攀升,苗连海和队友几乎连轴转,每个护送组每天都要连续工作10 个小时左右,工作强度非常大。3 25 日,合肥三院医务处处长沈磊侪也前往上海支持转运工作。全天候高速运转的护送组,有条不紊地搭建了一张无缝对接、全程闭环管理的安全防护网。